鉸刀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措施
孔徑增大,誤差大
鉸刀外徑尺寸設計值偏大或鉸刀刃口有毛刺;切削速度過高;進給量不當或加工余量過大;鉸刀主偏角過大; 鉸刀彎曲;鉸刀刃口上粘附著切屑瘤;刃磨時鉸刀刃口擺差超差;切削液選擇不合適;安裝鉸刀時錐柄表面油污未擦干凈或錐面有磕碰傷;錐柄的扁尾偏位裝入機床主軸后錐柄圓錐干涉;主軸彎曲或主軸軸承過送或損壞;鉸刀浮動不靈活;與工件不同軸;手鉸孔時兩手用力不均勻,使鉸刀左右晃動。
根據(jù)具體情況適當減小鉸刀外徑;降低切斜速度;適當調(diào)整進給量或減少加工余量;適當減小主偏角;校直或報廢彎曲的不能用的鉸刀;用油石仔細修整到合格;控制擺差在允許的范圍內(nèi);選擇冷卻性能較好的切削液;安裝鉸刀前必須將鉸刀錐柄及機床主軸錐孔內(nèi)部油污擦凈,錐面有磕碰處用油石修光;修磨鉸刀扁尾;調(diào)整或更換主軸軸承;重新調(diào)整浮動卡頭,并調(diào)整同軸度;注意正確操作。
孔徑縮小
鉸刀外徑尺寸設計值偏??;切削速度過低;進給量過大;鉸刀主偏角過?。磺邢饕哼x擇不合適,刃磨時鉸刀磨損部分未磨掉,彈性恢復使孔徑縮小;鉸鋼件時,余量太大或鉸刀不鋒利,易產(chǎn)生彈性恢復,使孔徑縮??;內(nèi)孔不圓,孔徑不合格。
更換鉸刀外徑尺寸;適當提高切削速度;適當降低進給量;適當增大主偏角;選擇潤滑性能好的油性切削液;定期互換鉸刀,正確刃磨鉸刀切削部分;設計鉸刀尺寸時,應考慮上述因素,或根據(jù)實際情況取值;作實驗性切削,取合適余量,將鉸刀磨鋒利。
鉸出的內(nèi)孔不圓
剛性不足的鉸刀可采用不等分齒距的鉸刀,鉸刀的安裝應采用剛性聯(lián)接,增大主偏角;選用合格鉸刀,控制預加工工序的孔位置公差;采用不等齒距鉸刀,采用較長、較精密的導向套;選用合格毛坯;采用等齒距鉸刀鉸削較精密的孔時,應對機床主軸間隙進行調(diào)整,導向套的配合間隙應要求較高;采用恰當?shù)膴A緊方法,減小夾緊力。
內(nèi)孔表面粗糙度值高
切削速度過高;切削液選擇不合適;鉸刀主偏角過大,鉸刀刃口不在同一圓周上;鉸孔余量太大;鉸孔余量不均勻或太小,局部表面未鉸到;鉸刀切削部分擺差超差、刃口不鋒利,表面粗糙;鉸刀刃帶過寬;鉸孔時排屑不暢;鉸刀過度磨損;鉸刀碰傷,刃口留有毛刺或崩刃;刃口有積屑瘤;由于材料關系,不適用于零度前角或負前角鉸刀。
降低切削速度;根據(jù)加工材料選擇切削液;適當減小主偏角,正確刃磨鉸刀刃口;適當減小鉸孔余量;提高鉸孔前底孔位置精度與質(zhì)量或增加鉸孔余量;選用合格鉸刀;修磨刃帶寬度;根據(jù)具體情況減少鉸刀齒數(shù),加大容屑槽空間或采用帶刃傾角的鉸刀,使排屑順利;定期更換鉸刀,刃磨時把磨削區(qū)磨去;鉸刀在刃磨、使用及運輸過程中,應采取保護措施,避免碰傷;對已碰傷的鉸刀,應用特細的油石將碰傷的鉸刀修好,或更換鉸刀;用油石修整到合格,采用前角5°~10°的鉸刀。
鉸刀的使用壽命低
根據(jù)加工材料選擇鉸刀材料,可采用硬質(zhì)合金鉸刀或涂層鉸刀;嚴格控制刃磨切削用量,避免燒傷;經(jīng)常根據(jù)加工材料正確選擇切削液;經(jīng)常清除切屑槽內(nèi)的切屑,用足夠壓力的切削液,經(jīng)過精磨或研磨達到要求。
鉸出的孔位置精度超差
定期更換導向套;加長導向套,提高導向套與鉸刀間隙的配合精度;及時維修機床、調(diào)整主軸軸承間隙。
鉸刀刀齒崩刃
修改預加工的孔徑尺寸;降低材料硬度或改用負前角鉸刀或硬質(zhì)合金鉸刀;控制擺差在合格范圍內(nèi);加大主偏角;注意及時清除切屑或采用帶刃傾角鉸刀;注意刃磨質(zhì)量。
鉸刀柄部折斷
修改預加工的孔徑尺寸;修改余量分配,合理選擇切削用量;減少鉸刀齒數(shù),加大容屑空間或?qū)⒌洱X間隙磨去一齒。
鉸孔后孔的中心線不直
增加擴孔或鏜孔工序校正孔;減小主偏角;調(diào)整合適的鉸刀;調(diào)換有導向部分或加長切削部分的鉸刀;注意正確操作。
碳素鋼表面硬化方法碳素鋼通過特定的熱處理工藝,可在工件表面形成硬化層,同時保持內(nèi)部韌性(外硬內(nèi)韌),且相比高合金鋼更具成本優(yōu)勢。常見的表面硬化工藝包括滲碳、碳氮共滲和滲氮。1. 滲碳處理 (Carburizing)原理: 將低碳鋼工件置于富碳環(huán)境中加熱,使碳原子滲入工件表層。目的: 顯著提高工件表面
機械加工工序順序安排的核心原則制定機械加工工藝路線時,為確保質(zhì)量、效率、經(jīng)濟性和安全性,工序順序的安排需遵循以下核心原則:基準先行:首要任務是加工選定的精基準面。后續(xù)工序以該精基準定位,加工其他表面。該原則的另一層含義是:在關鍵精加工工序前,應重新修整(如研磨)精基準,以確保其精度滿足精加工的高要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