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刀刀齒崩刃或斷裂
(1)拉刀容屑空間不足,切屑堵塞,而導致崩刃或斷裂。除設(shè)計時注意外,使用拉刀時切勿使工件長度超過允許值,每次拉削后必須仔細清除切屑。
(2)容屑槽槽形不正確,前面直線部分過長,槽不圓滑,有凸臺,切屑不能順利卷曲。
(3)拉刀前角過大。
(4)個別刀齒齒升量過大。
(5)切削刃尖角未倒圓或倒角。
(6)后導部長度不夠。
(7)花鍵拉刀底徑過大,底徑參加切削時,可造成拉刀斷裂。
(8)成組花鍵拉刀的后幾把拉刀前導部尺寸不當,不能順利導入工件的花鍵槽,如強行拉削,易造成拉刀斷裂。
(9)刀齒熱處理硬度過高,有裂紋或回火不足時,容易崩刃。
(10)拉刀校直時敲擊過重,在使用或運輸過程中斷裂。
(11)刃磨拉刀時刃口因熱應力產(chǎn)生磨削裂紋,拉削時崩刃。
(12)拉刀彎曲過大,拉削時易斷裂。
(13)拉刀安裝不正確,工件定位不良,使拉刀受較大彎矩,有時造成折斷。
(14)后托架與拉刀卡頭不等高,使拉刀經(jīng)受過大彎矩而折斷。
(15)預制孔尺寸偏小,拉刀前導部不能順利進入工件預制孔,強行拉削時,易造成拉刀柄部斷裂。
(16)拉刀材料中心部有碳化堆積物,或有中心裂紋,在拉刀制造和使用過程中,會造成沿軸線方向的斷裂。
(17)工件材料硬度過高或有硬質(zhì)點,拉削時拉刀容易崩刃或折斷。
(18)拉刀在制造、運輸、保管和使用過程中被碰傷切削刃,拉削時造成崩刃。
嚴重的崩刃和斷裂一旦發(fā)生,是難以補救的。所以,為了避免拉刀崩刃和斷裂,應對拉刀從設(shè)計和材料檢驗開始,在制造、運輸、保管一致到使用的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要予以充分注意。
碳素鋼表面硬化方法碳素鋼通過特定的熱處理工藝,可在工件表面形成硬化層,同時保持內(nèi)部韌性(外硬內(nèi)韌),且相比高合金鋼更具成本優(yōu)勢。常見的表面硬化工藝包括滲碳、碳氮共滲和滲氮。1. 滲碳處理 (Carburizing)原理: 將低碳鋼工件置于富碳環(huán)境中加熱,使碳原子滲入工件表層。目的: 顯著提高工件表面
機械加工工序順序安排的核心原則制定機械加工工藝路線時,為確保質(zhì)量、效率、經(jīng)濟性和安全性,工序順序的安排需遵循以下核心原則:基準先行:首要任務是加工選定的精基準面。后續(xù)工序以該精基準定位,加工其他表面。該原則的另一層含義是:在關(guān)鍵精加工工序前,應重新修整(如研磨)精基準,以確保其精度滿足精加工的高要求